▲主講人:哲品創始人兼CEO 張衛平
2018 年 5 月 20 日,哲品北京僑福芳草地旗艦店正式揭幕,代表著哲品一次新的出發。哲品北京僑福芳草地旗艦店在LG2-23 號隆重開業。這一天,哲品創始人兼CEO 張衛平與大家分享了“日常之美”,講述了哲品8年的產品歷程,重點展示了故宮文化與哲品合作的哲系列旅行茶具和《千里江山圖》月影隨身裝茶具。以下是演講全文。
· 美是什么?
是“厚積落葉聽雨聲”。
朱光潛先生的學生看到他院子里有很多落葉,便想著去幫他打掃。被先生勸阻,他說:“我等了好久才存了這么多落葉,晚上在書房看書,可以聽見雨落下來,風卷起的聲音,這個記憶比讀許多秋天意境的詩更為生動,深刻?!?/span>
美是日常。
▲ZK Party餐具
但,我們日常是什么?是增長,被各種數字的充斥。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增長,中國的從1970年到2015年的人均GDP曲線,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龍抬頭的時代。
增長讓我們進入了歷史上物質最豐富的時代。但豐富能帶來美嗎?我們發現有些迷惘:
我們用LOGO來界定好東西
用10萬+用數量來判定質量
用炫耀來自我證明
王小波在中國經濟大爆發的前期去世了,但是他給我們留的一句話或許可對這個豐富爆棚的世界靜一靜,他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 我們
哲品是做什么?做詩意的事,構建美的日常。哲品創立于 2009 年,我們選了一個既不圓也不方的圖形做了LOGO,它可以代表我們東方的智慧:中正平和,恰到好處。我們叫它超級橢圓。
8年前,在中國幾乎沒有器物品牌,也很少有設計,只有產地、或者只有代工廠。當我們在廣州的正佳廣場開出第一家店,很多人都覺得哲品是日本品牌,因為大家覺得國產品牌不可能有那么好的質量。
八年來,我們完成了從幾件產品到一個生活器物品牌的蛻變。
▼
2010年 萃取靈光
2011年 漫游茶盤
2012年 樂醒變溫酒器
2013年 萃取穿梭
2014年 月影隨身裝
2015年 與寶馬合作哲系列
2016年 π杯
2017年故宮文化、哲品聯合出品的哲系列旅行茶具、
《千里江山圖》月影隨身裝茶具
一個產品從一個想法到一張圖紙,到一個樣品再到一個可以面向市場的產品時,它中間會經歷什么?
圖紙階段經過二十五次修改。
打樣階段經過八次修改。
產品的誕生過程是否定之否定。
創新往往意味著無盡的風險。實現一個好設計的難度有時候超過做好設計本身。
2016年哲品新上市的π杯市場反響很好,為了實現最大量生產,我們幾乎找遍了中國口吹玻璃的制造工廠。
這么多困難?為什么我們能夠堅持了8年?
我也不斷這樣問自己。那次我在南法自駕游,車開在異國空曠的高速公路上,我也這樣追問自己。答案在一段山路的拐彎處出現了。其實我喜歡看不到盡頭、無限延伸的路,有挑戰,也有驚喜。
在中國做一個原創設計品牌必須經歷這一切的不確定、迷惘以及未知。但一個美好的產品誕生之時,我覺得一切的艱辛和迷惘都是值得的。
因為我們深知,日常器物對人精神上的影響。
∴ 東方
生活場景由無數器物組成,每一件都代表著一種被滿足的需求,更象征著人類對美好生活的一次探索。
器物是必需的工具,要好用;它也是傳遞激情的信使,要動人。
▲ 樂醒變溫酒器
器物如何能『動人』?只要它比預想的『好用』更好用、比預想的『好看』更好看,使用者總會在某個恍然大悟的瞬間理解器物蘊含的心血,被治愈、被感動,如同他鄉遇故知一般暖上心頭。
▲ 憶江南 系列花器
器物與生活相生相依。所以理想的器物必須承擔一種使命,即『表現真實的生命力』,如此才能以自身為語言與人交流,喚起人心底里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
▲ 提香花器
那么,什么是美好生活?
作為中國消費者,一直是被教育的對象。我們通過宜家了解北歐設計。我們通過可口可樂來接觸消費社會。我們通過進口貨來認知好產品。
那么,我們自己的文化屬性體現在哪里?
夏目漱石讓學生翻譯“I love you”, 最理想是翻譯為:今晚月色很美。這就是東方式的表達,迂回,忍耐,緩慢的。
東方式的生活也不止于“古”,不止是《隨園食單》,不止是《本草綱目》,更不止于《二十四節氣養生》。代表東方的器物未必是拍賣行里上億成交價的雞缸杯,未必博物館里的一把明代的椅子,未必景德鎮手藝人手中的一把壺。
傳統是我們依存的根本,但傳統是需要翻譯的,與日常連接。
所以,哲品推崇以下設計理念:
簡易
在設計上力求物盡其用,把“用”發揮到極致。簡在形,工業設計上去除多余的形式,在保持外形簡潔的同時減少原材料消耗;易在功,以功能性為中心的設計讓簡單形式得以發揮最大功能,讓器物具有“自我說明”的易用性。
▲ 「竹」系列燈具
妙思
哲品設計探索人類的下意識領域,捕捉人們早有經驗卻不自覺的生活瞬間,同時追求貼合人們實用習慣和人體特征的設計,讓使用者在與哲品器物共處的每一天都能察覺設計者的“趣味”,帶著“如此正好”的感慨會心一笑。
▲ 茶寵阿呆
當下
在尊重傳統工藝的前提下,哲品為現代人在不同場合下設計方便使用的器物。從產品設計、開發到生產,乃至于二次研發和新材料探索,哲品讓使用者參與到每一個環節中去,確保設計師的每一個主張都轉變為切實的消費體驗。
▲ 「哲系列·得妙」旅行茶具
∷ 續接
在2015年,中國的出境游人數已經達到了5690萬,在全世界排在法國、美國、西班牙之后,位列第四。
旅游業領跑宏觀經濟,國內旅游保持兩位數的增速。
我們有時心在路上,有時身體在路上,旅行是當下重要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
我們中國人出門都少不了一樣東西?
——熱水。
——因為要泡茶。
▲ 「哲系列·萬方安和」旅行茶具
旅途中的飲茶帶給我們日常生活的儀式感,安撫我們的中國胃。哲品在旅行生活方式領域的探索就是開拓了茶具這個品類,讓我們帶著東方的生活觀念、生活方式去看世界。
哲品推出了第一代旅行茶具:月影套裝。
在此基礎上,迭代出了月影隨身裝旅行茶具。一壺兩杯設計滿足了旅途中的喝茶小儀式,外帶包的形式解決了旅行中茶具收納的煩惱。
2017年,哲品的旅行茶具有了新的文化內涵,故宮文化與哲品 聯合出品的《千里江山圖》月影隨身裝,哲系列旅行茶具。
北京故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倚靠故宮豐富的瑰寶資源與深厚的歷史沉淀,致力于傳播故宮文化藝術,實現傳統在當下的創新演繹。
北京故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輝女士現場演講
哲品擁有產品實現能力,哲品研發中心有20名設計師,20名開發工程師,20名品質工程師,有完整的供應鏈資源。無論是哲品還是故宮文化,都致力于將傳統文化的精神融入日常,呈現生活之美。
《千里江山圖》月影隨身裝茶具
《千里江山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畫家王希孟十八歲便顯示出不凡的繪畫天賦,為北宋畫院學生,被一代藝術帝王宋徽宗趙佶慧眼識珠,得到徽宗的親自傳授。半年后即創作了《千里江山圖》,惜年壽不永,二十余歲即去世?!肚Ю锝綀D》成了王希孟的“千古絕唱”。
《千里江山圖》局部
將《千里江山圖》應用到茶具外包上,讓歷史上最著名這幅青綠山水圖更加接近日常的生活。
哲系列旅行茶具
故宮文化與哲品合作的哲系列旅行茶具,將清雍正帝和乾隆帝的印章體現的傳統精神融入到產品上?!傅妹睢?、「正誼明道」、「萬方安和」這三方印章代表中國文化的一個層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在飲茶的時候可以體悟中國人,特別是儒家哲學文化思想。
「萬方安和」
“萬方歸覆冒,一意愿安和”,來自在乾隆九年(1744年)御制詩《萬方安和》。
「正誼明道」
印章來源于董仲舒的“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得妙」
清雍正帝登基前常常欣賞書畫、談經論玄、游藝林苑,此印章是他遠離功利紛爭之心的寫照。
八年來,哲品努力探尋生活器物與日常的銜接,用心打磨自己的產品,我們也走出去,去到荷蘭、法國、意大利、美國、加拿大.......我們尋找傳統續接當下的語言,用自己的東方文化的基因與世界溝通,我們深信:找到自己,世界就會找到你。
最后,我想請大家欣賞哲系列旅行茶具的視頻,也代表我們對于行走探索未知的理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