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著自己的文化屬性走向世界?哲品一直在探索。作為一個東方生活器物品牌,哲品憑借對原創設計的執著,以一顆匠心,源源不斷推出了很多為日常生活增色的美物。
▲ 哲系列·正誼明道-哲系列·得妙-哲系列·萬方安和
旅行茶具套裝(滑動查看圖片)
2017年,哲品開啟了一次全新的嘗試。哲品與擁有強大學術能力以及文化資源開掘能力的北京故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家居設計做結合,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旅行系列茶具。
5 月 20 日,哲品北京僑福芳草地旗艦店正式揭幕,這一天,在哲品新品發布會上,故宮出版社總編輯、北京故宮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劉輝,為大家揭秘了故宮文化與哲品合作的新品——哲系列旅行茶具和《千里江山圖》月影隨身裝茶具,并分享了三方帝王印章背后蘊含的傳統智慧。
以下是演講內容。
▼
劉輝:“謝謝大家,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和大家相聚在這里,共同見證哲品新品發布會,并且見證僑福芳草地旗艦店的揭幕。
故宮文化是下屬于故宮博物院的一家文創企業,一直致力于博物館精品原創的研發,還有紫禁城生活美學的推廣。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收藏精品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一共180多萬件套的精品文物收藏,珍貴文物占到中國博物館古代文物精品里41.78%,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這么多優秀文物藏品不僅代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也代表中國傳統工藝的傳承,而且對我們當代文化的創新和文創提供的資源是非常非常豐厚的。作為故宮文化的傳播者和故宮文創的推廣者,我們一直致力于怎么樣把故宮所代表的傳統文化精髓能夠更多的被大家認知。
▲ 哲系列·正誼明道-哲系列·得妙-哲系列·萬方安和
旅行茶具套裝(滑動、點擊圖片更精彩)
文化如何和生活結合起來,如何和設計結合起來,讓大家在生活中使用中能夠更好體驗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意蘊和美感。對于故宮而言,文創越來越成為重要的工作組成部分,2015年我們成立了故宮文創館,這個應該說是連接故宮文物藏品和生活的橋梁,文創館基本上是陳列和銷售所有跟故宮元素相關的文化創意產品,其中大部分是實用產品。文創館是我們把故宮產品和生活連接起來的嘗試。
這次和哲品合作也是非常有益的嘗試之一,我們一直希望能夠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結合當代設計,能夠走向我們現實的生活。
哲品這些年他們的嘗試非常非常成功,他們一直想推廣東方美學以及東方智慧,而且把飲茶之類的傳統方式以更便捷更加優雅的方式呈現出來,做了非常大的努力。我們是基于對于傳統文化和當代設計的共同認識,來促成了這次合作。這次合作推出兩個產品,其一是哲系列旅行茶具套裝,采用故宮的印章元素,和哲品的設計師做了結合。
第一個,我們做了哲系列·萬方安和旅行茶具套裝,“萬方安和”取自于乾隆皇帝的一個印章,寄托著皇帝對天下太平安康的美好希望。
第二個,哲系列·正誼明道旅行茶具套裝,也是選取了乾隆皇帝的一方印章,叫“正誼明道”,“正誼明道正”是傳統儒家哲學思想,也是乾隆對于做人以及對于治理國家的愿望。
第三個,哲系列·得妙旅行茶具套裝,運用了雍正皇帝的一方印章——“得妙”。雍正皇帝是佛學修養非常深的帝王,“得妙”是希望大家體悟萬物得其妙想。
“得妙”,“正誼明道”,“萬方安和”,這三方印章代表中國文化的一個層次,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在飲茶的時候可以體悟中國人,特別是儒家哲學文化思想。
▲ 《千里江山圖》月影隨身裝
此外,我們還做了《千里江山圖》月影隨身裝?!肚Ю锝綀D》是我們國家最著名的作品,故宮博物院今年9月份有《千里江山圖》的特展。希望大家游歷山水之間的時候可以用哲品的茶具飲茶得以休憩。
我們希望和哲品的合作,在生活中讓大家更好的體悟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這次合作,讓哲品不僅有東方美學和精神,還更多有中國的文化意蘊和文化味道。
謝謝大家,感謝大家的關注,謝謝。”
(以上演講內容有刪節)
· 清代雍正帝、乾隆帝時期的璽印文化 ·
印章,作為文人志趣的寓體,蘊含著獨特的篆刻藝術,通常都被用來簽署文書或收藏。一方面,印章作為傳統藝術形式,具有很高的收藏和審美價值;另一方面,印章上不同的文字也有著深遠的文化哲思意義。在現存清代文物中,帝后璽印屬于小眾門類,但卻反映了清代制度、文化、思想、藝術等方方面面。
清代用于制作皇帝璽印的材質最主要的有玉、石、木三種。根據檔案材料,雍正帝共做過兩百方左右的印章,大部分由壽山石制作。乾隆御用璽印的數量多達一千余方,幾乎相當于康熙、嘉慶、道光、咸豐、同治五朝的總和,這一時期玉成為主要印材。
清代雍正皇帝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當雍正帝還是一位普通皇子之時,他遠離功利之爭,并未過多參與政事,大部分時光都是在賜邸圓明園度過的,所以這一時期的璽印含義大部分都與圓明園有關,如欣賞書畫、臨池漱墨、談經論玄、游藝林苑。有名號璽如:“胤禛之章”、“圓明主人”,有齋堂璽如:“竹梅煙舍”、 “樂山書院”,記事及吉言成語璽如:“娛耕織”、“自在禪”、“高山流水”、“放情物外”。雍正繼位后,他開始大量向造辦處下達制印,“雍正御筆之寶”、“雍正敕命之寶”、“雍正御覽之寶”等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相對而言,開創清代歷史上最輝煌時代的乾隆帝對印章的刻制更加重視,很多事情都親自過問。這一時期的印璽種類繁多,內容廣泛,從名號章“長春居士”,殿名章“芝蘭室”,詩文印“掬水月在手”,成語印“正誼明道”,“不為物先”,到繼位后的“乾隆御覽之寶”等,不一而足。乾隆一代印璽記事紀盛功能明顯,乾隆時期每遇重要的國事家事,都要刻制寶璽以為紀念。比如乾隆圣壽七十之際,就以杜甫詩句鐫“古稀天子之寶”璽印。由于到乾隆時期,漢文化已經浸潤到了滿族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他的很多印文直接出自經史典籍。還有很多璽文選自乾隆自己的御制詩,如“靜中觀造化”,乾隆選這些詩句入印,大概也有自我宣揚的意思。
從浩如煙海的傳統印章文化長河中選取雍正帝的“得妙”,乾隆帝的“正誼明道”、“萬方安和”三方璽印,融入新一代“哲系列”旅行茶具中,成就這件故宮文化之禮,這是對傳統設計語言的現代應用,簡約日常,反而能引起共鳴。在日常器物之中,傳統變得更加親近和容易體悟,這大概也是傳承傳統智慧的一個合理途徑。
▲ 哲系列宣傳視頻 時長1分35秒